第六講:文藝復興時代 / Paul Wagner(Napa Valley College講師)

by Rex Ting

LECTURE 6: THE RENAISSANCE

葡萄酒與文藝復興

什麼是文藝復興(Renaissance)?字面上來說,這是「再生」(re-naissance)的意思。確切來說,再生什麼?當我們回溯文藝復興,會發現這是個藝術、哲學與更多其它事物爆炸誕生的時代。

要真正理解文藝復興,需由中古時代著手。還記得中古時代嗎?讓我們重拾羅馬帝國崩解後的故事吧。

哥德人(Goth)、汪達爾人(Vandal)與匈人(Hun)蹂躪大部分的歐洲大陸,並在許多地方建立起一套臣服的系統 – 試想《權力遊戲》(Game of Thrones),這套系統形塑出封建體系。貴族的職責便是戰爭,這也是他們常在做的事。教會肩負起精神生活,無論教堂或男女修道院。這便是非騎士的貴族去處,這最終也很有利可圖。

其他人皆從事勞動:農耕、打鐵、製鞋等。90%的人都是後面的範疇,他們對未來沒有任何改變的希望。你的祖先是什麼,你就是什麼。沒什麼好說的。

中古時代的少數幾個事物,替日後文藝復興鋪了路。首先,東羅馬帝國從未崩解。

君士坦丁堡(Constantinople)一直是歐洲最富有且強大的城市,它看管著東地中海的大帝國。也就是說,當談到羅馬帝國,需確定討論的是哪一個。希臘、俄羅斯與亞美尼亞等今日的東正教會(Eastern Orthodox Church),皆是東羅馬帝國的遺風。

其次,由北西班牙至印尼、跨越世界的伊斯蘭,在東西之間開拓了一片貿易與商業的天地。這讓威尼斯(Venice)與熱那亞(Genoa)設置了東方與歐洲的船運公司,也造就了兩座城市難以置信的富庶榮景。如同中東的阿拉伯人,運送貨物至海岸販售;這是門大生意。

要記住的是,阿拉伯人同時也是偉大的學者,他們留存並研讀了古希臘人的稿本。正是這樣的學識,才成了文藝復興的發生條件。促成文藝復興的君士坦丁堡學者,不只翻譯了這些作品,更旅行至義大利教導當地人希臘文,讓他們能直接閱讀文本。

十字軍開啟了西方人對阿拉伯世界的文明、學識、文化與富裕等眼界,並創造對東方絲綢、香料與寶藏的需求。

這跨越亞洲的貿易,最終帶來了黑死病,一切畫上了句點。哎呀,黑死病減少全歐洲30-70%的人口,崩解了社會結構,許多貴族未留子嗣便染病而逝。教士死去,社區沒有人能埋葬死者;鞋匠、磨坊業者、鐵匠與所有人,皆染病身亡。這代表著,新血必須注入並挺身而出。祭壇侍者只因懂得部分儀式,瞬間成了教士。社會流動成為一種選項。農夫拒絕替貴族耕作,貴族本身也無法下田農耕。許多農人也死於黑死病,留下了許許多多可耕地。想要的話,人們可持有更多的農地。

革新素材的存在

人們同時注意到,備受尊崇的教會人士,也難逃如其他人死去的命運。人們不禁有感,或許教會無法解決所有問題。假若教會無法,誰有辦法?

透過研讀柏拉圖(Plato)、亞里斯多德(Aristotle)與畢達哥拉斯(Pythagoras),進入古希臘哲學家的世界,有教養的歐洲人開始採用依據觀察、甚至實驗的新型學習方式,而非過往對早期教條的盲從態度。這影響是重大的,導致了知識、藝術與社會論述的爆炸生長。這確實改變了世界。

那是什麼再生了?任何方面。

已形塑出某種風格與象徵性的藝術,忽然生機蓬勃,它帶給我們波提且利(Sandro Botticelli)、拉斐爾(Raphael)、米開朗基羅(Michelangelo)、吉貝爾蒂(Lorenzo Ghiberti)、多那太羅(Donatello)、卡拉瓦喬(Michelangelo Merisi da Caravaggio)、波希(Jheronimus Bosch)、范艾克(Jan van Eyck)、達文西(Leonardo da Vinci)、喬托(Giotto di Bondone)與提香(Titian)等其他人。這可以列一張清單了。對透視法的運用與現實的新感知,讓藝術產生重大變革。

科學方面,有別於教條,世界因觀察的概念而改變。「我用五感研究這個世界,並把成果稱作『科學』。」這樣的思維帶來了哥白尼(Nicolaus Copernicus),他提出地球或許不是宇宙中心的論述;伽利略(Galileo Galilei)提出了進一步的證據。援引上述觀點的克卜勒(Johannes Kepler),發展出行星軌道的學說。再一次,法蘭西斯·培根(Francis Bacon)爵士與達文西等能列成一張驚人清單的人士,皆聚焦於理性思維,成為一種學習世界的方式。

音樂方面,教會聖歌在和聲與複調音樂的新概念中,忽然有了新出路,以及能演奏它們的新型樂器;這樣的概念至今仍很時尚。作曲家包含了威廉·拜爾德(William Byrd)、約翰·道蘭德(John Dowland)、蒙台威爾第(Claudio Monteverdi)、安德烈·加布里埃利(Andrea Gabrieli),以及達文西,沒錯,這個人什麼都會。

哲學方面,世界開了眼界。有別以往遵依教會,哲學家開始提出至關要緊的問題,並在每日問題的道德與權宜面中掙扎。馬基維利(Niccolò Machiavelli)因而在這脈絡下起筆《君主論》(Il Principe),大學競相引入伊拉斯謨(Desiderius Erasmus)、哥白尼與湯馬士・莫爾(Thomas Moore)的觀點。實用主義(Pragmatism)的哲學論述,對道德構成了挑戰。

建築方面,這項運動回歸到古希臘的經典比例,而非中古時代大量的牆面與昏暗空間。嫻熟這風格的有帕拉迪歐(Andrea Palladio;激發了湯瑪斯·傑佛遜(Thomas Jefferson)住家設計的靈感)、布魯內萊斯基(Filippo Brunelleschi)、拉斐爾,以及米開朗基羅。達文西,應該要加他到每個清單裡。

文學方面,另一波創造力與潮流的爆炸性呈現;例如,莎士比亞(William Shakespeare)。莎士比亞不孤單,這時期還有塞凡提斯(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)、約翰·米爾頓(John Milton)、但丁(Dante Alighieri),與其他許許多多的文學巨擘。 

那麼,教會呢?唷,這花了點時間。最終,日耳曼小鎮的一個牧師提出,教會或許不似過往認定來得那麼好。相對於圍籬裡持有全部的宗教勢力,真正的宗教在《聖經》本身的字句,每個人都有責任從中發展一套知識。撇除教會,每個人都能與上帝建立關係。該死(抱歉!)。這名牧師即為馬丁路德(Martin Luther),結果便是新教徒(Protestant)創立了基督新教。另一個巨大轉變即是,羅馬天主教會不再是宗教事務的唯一權威。

就歷史而言,有許多要處理

文藝復興的核心 – 義大利,這兒的城邦(city-state)由封建(feudalism)而生。有別於別墅與城堡,現在談的是銀行家。佛羅倫斯(Florence)的麥第奇家族(Medici)出身於銀行家(盡管家族的名稱意指「醫生」),既非貴族、也非地主,但他們統治整個城市。麥第奇家族將徵收來的大量金錢,揮灑在藝術、建築、詩歌與哲學的榮耀上。他們公開蔑視教皇。麥第奇贊助達文西、米開朗基羅、波提且利與其他人,伽利略更是家族孩童的私人教師,⋯他發現了木星的衛星與金星相位。家族中其中一個女孩 – 凱薩琳·麥地奇(Caterina de’ Medici)成了法國王后,⋯她領著義大利廚師與藝術家,教導法國人如何生活;達文西便是其中一員,這也是為何〈蒙娜麗莎〉(Mona Lisa)是在巴黎繪製,而非米蘭、佛羅倫斯或羅馬。凱薩琳·麥地奇同樣也可能將餐叉的習慣帶到了法國⋯

義大利的城邦立基於商業與實用主義(pragmatism)。⋯某些程度上,實用主義與唯心主義(idealism)間,孰勝孰優會是個大議題!

這些城鎮是什麼模樣呢?私人、非公共建築支配了這些城鎮。城邦的塔樓用來彰顯權力,同時互相監視與競爭。聖吉米尼亞諾 (San Gimignano)因有為數眾多的塔樓,而被稱作「千塔之鎮」;維羅納(Verona)依舊存有相當多的塔樓。

今日我們仍能見著這個時代的遺風,不只在藝術,甚至市鎮的慶典裡。知名的錫耶納賽馬節(Palio di Siena),以及它在阿斯蒂(Asti)較不引人注目的表親,最初即源於文藝復興的慶典。

葡萄牙與英格蘭持續著羊毛、葡萄酒交易織物的互利貿易。英法之間總結了百年的戰爭,決定誰持有法國西部一半的土地(法國贏了)。之後,西班牙企圖侵略英格蘭,無敵艦隊(Grande y Felicísima Armada)持續「再征服」運動。西班牙、英格蘭、葡萄牙甚至荷蘭,皆派遣航隊與亞洲建立貿易關係⋯,根除威尼斯人與阿拉伯人在貿易等式上的位置。不知為何,西班牙掌控了兩塊新大陸⋯南北美洲。

葡萄酒方面,小冰河期由西元1,300年延續至1,600年左右,這代表氣溫整體偏低。啤酒比較容易釀造,在歐洲許多地方更受歡迎。法國於1,350年通過一道法令,要求小酒館販售葡萄酒給任何有需求的人。對每個地方的愛酒人來說,這是一道打擊,至少法國是如此。

西元1,395年,勇敢的菲利普(Philippe le Hardi)規範了Burgundy的葡萄酒生產,並將Gamay由該地驅逐。勇敢的菲利普稱該葡萄為「雜種」,並貶黜它至Beaujolais。英格蘭的「航海法案」(Navigation Acts)訂立了船運的法律,這增加與Bordeaux的貿易,並帶動淡紅酒(claret)在英格蘭的銷售。當然,葡萄藤也被帶往美洲,教會在那用葡萄釀造聖禮用的酒。

何謂「一個文藝復興人」?

正因文藝復興導致歐洲文化與學院思維的再生,對文化的好奇與渴望讓富人尋求教育,並收藏藝術與文化作品。「一個文藝復興人」指的是,這個人熱愛探索哲學、科學與文化的世界 – 是個通才,而非專才。

為何?

我想讓大家記住西班牙的阿方索十世(Alfonso X,又名「智者阿方索」(Alfonso el Sabio))。他是個國王,也是名學者;他理解到,西班牙南部的阿拉伯人仍閱讀希臘與羅馬的經典 – 這些他無法擁有、也取得不到的書籍。阿方索十世支付西班牙頂尖的猶太學者(這些學者的希伯來與阿拉伯學識,讓他們能讀懂文本),要他們將文本翻譯成拉丁文,整個歐洲因而能再次學習。幹得好。可惜的是,我們無法經常保持這樣的合作關係。

從文藝復興時代開始,飲食如何演變?這是個發現的紀元,美洲帶來了:玉米、番茄、辣椒、巧克力、茄子、木瓜、鳳梨、馬鈴薯、香草豆莢與花生!這因而帶來了:

* 焗烤千層茄子

* 泰式雞肉沙嗲

* 義式玉米粥

* 德式巧克力蛋糕

* 煙花女義大利麵

* 酪梨醬

* 泰式涼拌青木瓜

* 匈牙利燉肉

* 溫達盧咖哩羊排

* 宮保雞丁

餐叉的起源可追溯至希臘人的時代。這類的餐叉頗大,兩個的尖頭幫助供應並切肉。在切肉時,餐叉的尖頭讓肉免於扭轉或移動。跟餐刀相比,能讓食物滑動得更順暢。

西元七世紀,王室

中東的宮廷開始在餐桌上使用叉子。從十世紀到13世紀,餐叉在拜占庭帝國(Byzantium)的富人間相當普遍。一位威尼斯總督的妻子,於西元11世紀將餐叉帶到了義大利。然而,義大利人緩慢地採用餐叉,直到16世紀才在義大利廣泛使用。

餐叉的使用於1,533年由義大利傳至法國,當凱薩琳·麥地奇嫁給了日後的英格蘭國王 – 亨利二世(Henry II)。法國人也同樣緩慢接受餐叉的習慣,他們認為這是種裝腔作勢。

一位名為Thomas Coryate的英格蘭人,在他1,608年至義大利旅遊後,首次將餐叉帶到了英格蘭。

英格蘭人揶揄餐叉,認為這沒必要和娘娘腔的表現。他們問:「上帝給了人雙手,為何還需要叉子?」然而,富人慢慢接受了餐叉。為了讓賓客留下深刻印象,富人的持有物都是由昂貴的材質製成。有兩個尖頭的長柄小餐叉,一般用於黏稠的甜食,或是會弄髒指頭的食物(如桑葚)。到了17世紀中葉,在英國富人間,採餐叉進食被認為是件時尚的事。餐叉只用在奢華的宴會裡,因而成了社會地位與貴族間溫文儒雅的標記。

葡萄酒呢?依舊在木桶,依舊氧化,年輕的依舊比陳年還要好。

Paul Wagner

You may also like